雙語教學策略:雙語教育不該取代母語
雙語教學策略:雙語教育不該取代母語 Table of Contents 雙語教學爭議 目前,有關2030年雙語教育政策的爭議不斷,其中有一部份的分歧在於雙語教學將過份著重在英語授課,使學生的母語能力喪失。 對此,中土世界文化認為雙語教育應該與母語教育並行,而不是取代母語。母語不僅僅是一種溝通工具,它更是我們文化認同、情感表達和思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雙語教學的目標與優點 雙語教育的目標應該是讓學生掌握第二語言的同時,保留和深化他們對母語和本土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換句話說,雙語教育應該是對母語教育的補充,而不是替代。 如果雙語教育完全取代母語教育,可能會導致學生失去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進而產生身份上的困惑。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失去母語可能會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社會中感到缺乏根基,甚至失去與家人、社區的連接。而保持母語學習,則能讓他們在學習第二語言時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這有助於形成一種開放的全球公民意識,同時保留對自己文化的自豪感。 可以讓學生在兩種語言和文化中取得平衡,從而提升他們的整體語言能力。這種雙向的學習模式不僅能促進大腦的靈活性,還能提高學術表現和問題解決能力。此外,這種並存的方式能讓學生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自信地與世界溝通,同時保持對自己文化和身份的堅定認同。 雙語教學策略 中土世界文化認為,設計和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確保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的同時,不失去對母語的掌握與認同,才是施行雙語教育的關鍵。以下是幾個具體的做法: (1)雙語並行教學 雙語並行教學法是讓兩種語言在教學中同時出現,並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語言能力,靈活運用兩種語言。例如,教師可以用母語介紹概念,然後逐漸過渡到第二語言,或者反過來。 這樣,學生既能用母語鞏固對內容的理解,又能通過第二語言進一步深化知識。這樣的策略能確保母語不會因雙語教育而被邊緣化。 (2)文化融入教學 文化和語言密不可分。將本土文化融入課程中,不僅能促進母語的學習,還能加深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教師可以設計與當地歷史、文學和傳統相關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母語學習自己文化的豐富內涵。這種文化融入不僅強化了母語的重要性,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形成對比和連接,加深他們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3)著重語言應用產出,而非考試 如上所述,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唯有學生能有效應用雙語,產出知識與文化產物,才實質意義上成為雙語使用者,這也是中土世界文化推廣以第二外語寫作的本土作家的重要原因。 現今對於大多數台灣學生而言,他們很可能在英文課上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理論上來說,這應該會促使本地文學作品中有更多英文創作。然而,由於無效且以考試為導向的英語教育政策,學生並未受到以第二外語創作的鼓勵,即使他們投入了大量時間學習該語言。因此,缺乏本地英文出版物成為一個顯著問題,也限制了雙語教育的成效。 儘管台灣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活躍的文學創作,但台灣文學的概念仍然需要豐富。推廣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寫作和支持本地英文作家,僅僅只是解放創造力、將英語從學校考試帶到日常實現的重要途徑。作為雙語教學策略的實踐,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創作應用,而非只為考試學習。 必須牢記,推廣本地英文寫作並不意味著取代中文寫作,而是在當地文學中扮演充實的角色。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作者: 中土世界文化教育編輯組 回到專欄
雙語教學與雙語師資培訓:迎接2030雙語政策的準備
雙語教學與雙語師資培訓:迎接2030雙語政策的準備 Table of Contents 雙語教學 雙語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中同時使用兩種語言來傳遞知識和技能。 這種教學方法有助於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掌握兩種語言的運用技巧。對於學生來說,雙語教學能夠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增強他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競爭力。 然而,對於教師來說,雙語教學並非易事,它對教師的語言能力、教學策略以及課堂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雙語教學: 對老師的挑戰 首先,教師自身的語言能力是實施雙語教學的基礎。 如果教師的雙語能力不足,那麼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語言表達不清或用詞不當的情況,這不僅會影響教學效果,還可能讓學生產生混淆。 其次,雙語教學要求教師掌握一套有效的教學策略,能夠靈活地在兩種語言之間切換,並且保證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和學生的理解。此外,在雙語環境下,如何管理好課堂也是一大挑戰,教師需要找到平衡,既要保證語言學習的效果,又不能讓學生感到壓力過大。 雙語教學的挑戰下,老師更應該著重個人專業發展 面對語言和學科知識的雙重要求,教師在為了因應雙語教學,而不斷報名參加各式師資培訓課程時,更應該重視所參加的師資培訓課程是否具有專業發展性。 選擇能夠真正提升專業發展性的課程至關重要,這些課程除了應該能夠幫助教師在課堂上實際運用雙語教學策略,並提供具體的教學工具和方法外,課程更應該考慮到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需求,讓他們能在培訓認證的加持下,從而更好地支持自己教師的職涯發展。 雙語教學策略 (1): 雙語師資培訓 雙語師資培訓是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 為了幫助教師應對雙語教學的挑戰,學校和教育部門應該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提升教師的雙語能力和教學技巧。這些培訓應包括語言能力的提高、雙語教學方法的培養以及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等。 雙語師資培訓課程推薦: 國際TESOL認證課程 雙語師資培訓課程中,國際TESOL認證課程是一個極具推薦的選擇。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認證課程專為希望在雙語環境中教學的教師設計,涵蓋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並提供豐富的教學策略。這些課程強調如何有效地教授非母語英語學習者,並且適用於各個教育階段。通過參加TESOL課程,教師不僅能夠提升英語教學技能,還能獲得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這將大大拓展他們的職業發展機會,並增強在全球教育市場中的競爭力。 在職教師進修,真正國際認證的線上課程 International TEFL Training Institute (iTTi) 的認證為美國國務院的認可,並帶有由國務卿約翰·克里 John Kerry 親筆簽名的官方用印。 中土世界文化從台中出發,與美國 iTTi 合作,在全台灣提供高品質的 120 小時線上 TESOL 認證課程,讓在職教師進修也能彈性規劃時間,取得國際教學認證。 前往了解更多課程資訊及如何報名。 TESOL 證書範本 前往了解TESOL國際認證課程 雙語教學策略 (2):課程設計 除了提升語言能力,教師需要在課程設計上做出充分的準備,因為雙語教學的課程設計需要考慮如何將兩種語言有機地融入到各科的教學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語言課程上。 […]
嚮往國外工作、遠距工作|如何透過國際TESOL認證找到國外工作?
嚮往國外工作、遠距工作|如何透過國際TESOL認證,追求目標? 訪談中土世界文化創辦人,真心話分享,建議內心脆弱的讀者,慎重閱讀。 本文大綱 Q1: 我有出國的夢? 該如何在國外工作? 無數的人問過我諸如此類的問題,坦白說這很籠統,而通常會這麼問的人也大多衝著歐、美、澳的較高薪資,在當地只能做些不需知識專業的勞力活。如果你是這類人,純粹想出口自己的時間與勞力,賺取人生的第一桶金,那就儘快自己上網找打工度假的資訊或找代辦機構諮詢吧! 如果你不是上述類人,那麼在給予你建議以前,我必須先針對你問出如此籠統的問題,責備你的不切實際與無知,因為你將未來的追求建立在對國外工作的粉紅泡泡,我合理懷疑你根本對自己的人生毫無負責任的能力。 國外求職#1,請先秤秤自己的斤兩 你應該要問的是: 我對……很感興趣,念的是……專業,有……經驗……年,有……相關技能。 我認為在未來幾年,如果我能在…….(這些)國家,取得相關工作機會,那將會是我個人專業的一大成長。但我應該如何在…….(這些)國家,取得相關的工作機會呢? 你注意到了嗎? 你必須弄清楚: 你想做什麼? 可以做什麼? 以及你本身的優勢有哪些? 為什麼一定要出國工作? 你才有資格為【出國的夢】努力,對自己的出國選擇負責。 國外求職#2,你分析過當地的就業需求嗎? 我看了很多不甘待在台灣工作,總想到外面世界闖一闖的人,好像只要有一份能用上英語的國外工作,就能滿足人生對”國際化”、”不平凡”的追求。 我雖然對他們想要改變現狀的執念感到佩服,但大多時候也對他們的不切實際感到沮喪。我發現這些人通常家境小康、成績一般,父母或許能用畢生打拼的財富,資助孩子出國洗學歷,希望唸完書能在當地找個工作,但這完全是場豪賭,很大機率是這些人被當地就業市場淘汰,然後逼不得已只能回台灣發展。 所以,在你選擇浪費父母的錢之前,請你好好研究當地的就業需求結構,哪些大學專業具備市場需求,以及將來可能出路, 國外求職#3,沒逛過國外求職網站的人,是沒有資格談國外工作夢想的! 說到這裡,如果你滿嘴說著出國夢,卻連國外求職網站都沒有登入過的人,我要潑你冷水了!因為你就是那幻想有個國外學歷鍍金,就等於拿了一張在國外工作門票,準備要散盡家財的癡人。 如果你對將來的工作內容毫無頭緒,你壓根也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被錄取的實力,遑論這會不會是你心儀的工作了。 請記住,不管你在哪個國家,你都將面臨跟當地人才的競爭。試想一下,企業為什麼要聘請一個野雞大學學歷,而且無當地居留證,相對聘請成本更高的外國人? Q2: 我有了方向,我該如何為國外工作的目標努力? 首先,你必須明白身為台灣人,我們的確在國際工作的選擇上相當受限,有根本上的技術困難。 以歐盟為例,由於申根國家落實人員移動自由,對於較高所得的國家,往往吸引鄰近國家的公民前往當地就業,如瑞士周邊的德、法、義公民,會採地緣漁翁之利,在瑞士通勤工作享受高薪,但仍住在本國享受較低物價。理論上,歐洲申根公民在境內的工作選擇上,並不會受到因居留問題引起的困難。 身為外國人的台灣人如果想在國外工作,技術上來說,如果你沒有辦法克服當地居留問題,取得合法居留權,一切根本公公開會,無稽之談。所以,你必須透過專業實力,給企業就算要額外增加成本,也要聘請你、給你工作簽證的理由。而這絕對不容易,那些正在國外從事專業工作的本土台灣人才,絕對是台灣的頂級菁英,對於朝著以他們為目標的你,你必須參考他們的奮鬥例子,加強語言和專業實力。 Q3: 國外工作,英文要很好嗎? 這問題無疑在挑戰我對不切實際想法的耐心,會問這種傻問題的人,請回去再仔細思考第一題。也建議同時閱讀: 我該不該學英文?花5分鐘閱讀學習英語的本質 Q4: 沒有國外學歷也可以順利在國外工作求職嗎? 當然啊,對於企業而言,知名大學畢業雖然吸睛,但是面試一來,當你無法展現與之匹配的實力,也不會有企業會請你,企業不會浪費錢的。 以我自己為例,雖然我沒有出國工作的夢想,會在瑞士求職也純粹是現實所需,但考量我自己是TESOL認證的國際英語師資和國際關係專業,到瑞士發展確實是職涯的一大成長,所以我先後在當地學校和國際組織工作。 請注意,我從小在台灣長大,也沒有國外學歷,但在講究實力的國際工作場域中,善用自己的優勢並持續精進自己,才是你脫穎而出的關鍵。 Q5: 你如何看待遠距工作的趨勢,並給相關建議? 國外遠距工作#1,英語溝通能力只是基本的! 對台灣人而言,遠距工作是契機,也是挑戰。這反映在國外公司遠距工作機會的層面上。 由於企業的考量往往是成本導向,遠距工作的實踐代表著該工作不受傳統國界地緣限制,可在全球找到性價比最高的合適人才。因此,遠距工作的實踐正促生著大量的跨國合作團隊,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的合作模式,顯示著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國外遠距工作#2,你如何在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理論上來說,台灣的人才可在遠距工作的趨勢下,角逐來自國外公司的遠距工作機會。但事實上,台灣人才很難進入這個國際大門。 原因既簡單又殘酷: 1) 台灣人才英語能力無法應付工作溝通; 2) 人力成本相對印度、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英語人才高。 對企業來說,用一個月新台幣38000的普通薪資,在台灣請一個從事遠距的國際行政人員,和在低物價、低所得的印度以同樣薪資所能聘請的人才,絕對是不同等級的。 如果你想走進國外公司遠距工作機會的大門,你必須要展現以英語做為國際工作語言的溝通能力、且具備自主學習、善用資源解決問題的實力。 Q6: […]
如何教英文? 認識【TESOL 證照】和【直接教學法】,成為真正的國際師資
如何教英文? 認識【TESOL 證照】和【直接教學法】,成為真正的國際師資 Table of Contents 英語教學背景 台灣英語教育#1,教英文好像只是在用中文講解考題而已 在台灣乃至整個東亞文化圈,老師在台上用母語講解英語考題,大概是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了。明明都知道這種教學方式只是在服務考試,說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培養毫無助益也不為過,那為什麼清一色的學校或培訓中心的老師仍然採用這種教學法呢? 當然這跟國家整體的教育政策、教學環境、老師能力等等因素息息相關,本文並不打算針對種種因素進行評論分析,只聚焦在初步認識【TESOL 證照】、【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為有興趣從事英語教學或正在進行英語教學工作的老師,提供教學方法建議。 台灣英語教育#2,你的外師有專業的TESOL證照嗎? 這是事實,也不須避諱。台灣的父母在孩子的英語教育上,顯示著崇洋媚外的歧視,而很多培訓中心為了賺錢,也順勢推波,大力宣傳那些來自強勢國家的外師,但其實這些外師可能很多沒有教學背景,連基本的【TESOL 證照】都沒有。 換位思考一下,你是一個普通的外國人上班族,想學中文,你會隨便只找個當地的母語人士來教你中文嗎? 答案肯定不會,那你為什麼會在台灣把教你英語的人,門檻設的如此低? 認識【TESOL 證照】 TESOL 是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的縮寫,中文翻譯為「教授英語給非英語母語者的語言教學」。 一個真正的TESOL認證師資,必須具備國際教學能力,教授來自世界各地以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 而實踐的關鍵是有效採取【直接教學法】,不管中師還是外師,如果無法掌握該教學法,你的學習之旅很大程度需要走漫長的冤枉路。 認識【直接教學法】 著重文法講解的教學,是無法有效培養學生溝通和語感的。 直接教學法,也稱為自然教學法,強調在課堂上直接使用目標語言。它是眾多英語作為第二外語的教學法中,以其沉浸式和溝通性的教學方式脫穎而出,著重口語交流和真實的語言使用。 這種方法根植於語言學習應該模仿母語習得的自然過程,最小化使用翻譯,鼓勵學習者直接思考和用英語交流。 【直接教學法】的原則 語言勝於語法:在直接教學法中,體會語言本身優先於認識語法規則。學生通過對話、活動和現實生活情境熟悉真實語言輸出,從而提高口語流利度和信心。 上下文中的詞彙:詞彙的理解通常是發生在上下文中,因此,讓學習者在有意義的情境中理解單詞和短語,而非直接講解。教師必須使用視覺、手勢和示範來傳達含義,而不過度依賴翻譯。 實物和視覺輔助工具的使用:現實生活中的物品、圖片和視覺輔助工具對於直接教學法至關重要。這些有形資源促進了理解和參與,使語言學習更加互動和難忘。 著重聽說:從一開始就強調聽和說的技能,而非讀寫。學生參與口語練習、對話、角色扮演和討論,是提高他們理解和產生口語英語能力的關鍵。 錯誤校正:錯誤校正在交流的情境中應立即並且自然地進行。教師就發音、語法和詞彙使用提供反饋,引導學習者更準確、更流利地表達。 【直接教學法】的挑戰 直接法的實施雖然有著眾多優點,但也存在一些挑戰。首先,對於學生來說,從傳統的文法教學轉變為直接法可能會感到困惑。此外,保持一個全英語的學習環境也可能面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多語言的課堂中。 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並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法。同時,教師還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和教學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應對: 提供支持和鼓勵: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 創造多樣化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和資源來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持續專業發展: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教學需求和挑戰,如在優質合格的培訓機構進修,取得TESOL教學證書。 中土世界文化教育的國際TESOL認證: 貫徹【直接教學法】 TESOL證照#1,大都不是母語人士取得,因為本來就是針對對第二語言學習者設計。 […]
我該不該學英文?花5分鐘閱讀學習英語的本質
我該不該學英文?花5分鐘閱讀學習英語的本質 Table of Contents 背景 學習英語在東亞文化圈中幾乎是每個學生的夢魘。 大多時候學習英語似乎只為了一件事情: 考試。學校畢業後,當考試的目的不再,學習英語的動機也嘎然而止,除非當你再度被捲入考試機器的齒輪(如期待透過多益高分,進入理想外商工作),你是否懷疑過學習英語的必要性? 的確,對在台灣工作生活的大多數人而言,使用英語的機會可能不多,先不論大多數人的學習成果,這對至少投入12年義務教育學習英語的人而言,顯然是不符合投資報酬的。 你需要學習英語嗎? 那你需要學習英語嗎? 目前在2030雙語教育政策的規劃下,討論這個問題的意義不大(雖然該政策單就執行面而言,仍有許多需要改善之處,更遑論後續的evaluation和 monitoring),英語長久以來作為必修科目的現實,你其實別無選擇。 即便如此,學習英語所可能帶來的好處仍是不可否認的,有效掌握一門世界共通的語言,無疑為你提供該語言的識讀與溝通能力,你或許藉此享受西方流行音樂、閱讀外語書籍、走向深度旅遊或建立異國情誼。你在使用語言探索世界之際,也正一步一步地建立對世界的認識,一套或許青澀又不失世俗的「世界觀」便油然而生。 「世界觀」的建立? 值得討論的是,在相關政策宣導或坊間文教業者文宣中,經常發現學習英語等同於建立國際視野的修辭,這種會說英文就是國際化的觀念,雖然說不上是漏洞百出,但全盤接收的腦袋也智商堪慮。按這個邏輯,是不是所有操著一口流利英語的美國人都具備國際視野,即便他們一生從未接收過海外資訊? 「世界觀」、「國際視野」究竟代表何種意義,在未能給予實質解釋之前便將其與學英語畫上等號的行為,除了聽起來是較為高大上的口號,我想不到政治行銷、商業行銷以外的目的。 或許我太過嚴厲,忽略了修辭中内嵌鼓勵學習英語的目的,但試想一下,在無必然因果關係的「學英語」和「建立國際視野」之間,強行劃上等號,跟坊間吃了膠原蛋白粉便能促進膠原蛋白增生的誇張修辭又有何異? 「學英語」跟「世界觀」的關係 如果建立國際視野廣泛地代表跳脫邊界框架,接受多元文化意見與事物的能力,那麼,學習英語絕對不是唯一通往國際視野的途徑。或者更確切的說,只要你抱持正確求知與他人交往的心態,你已經在培養國際視野的路上了,而這跟你會說幾國語言無正相關關係。 即使你只會說中文或台語,不代表你沒有國際視野。反言之,就算你會說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文等強勢語言,去了一拖拉庫世界名勝,品嘗了無數的各地美食,但本身若不具備學習新知、接納異己的心態,你認為這樣的自己還算是跟國際接軌的人士嗎? 在你沒有透過觀察、交流、反思得出一套與世界共存的原則之前,套一句越前龍馬的中二良言: 你還差得遠了。 所以,「你會英語」跟「你有世界觀」並不存在完全的因果關係。正確地說,學習英語確實提供你國際識讀與溝通能力,畢竟英語作為幾乎全球通用的語言,它給予你進入球場看球的門票,但你是否是觀眾席上那恣意妄為、遭人白眼的大老粗那又是另一檔層次的問題。 不要被「學英語」的世俗效果綁架 雖然你從小被迫學英文,只是不斷應付考試,出社會後又發現花了16年的求學生涯後,自己的英語實力仍不足應付國際工作場域,你開始思考是不是去報名補習班或找家教來練習英語實力。在你重返英語學習的旅途之前,我希望你先正視學習英語(外語)的真正價值—即培養同理心、理解不同文化並建立連結。 精通英語或許能開啟很多可能性,給予你多樣選擇,但它不代表機會。舉例來說,你或許可以因為自己外語能力好,有著眾多投入職場的選擇,但這不等同獲取該選擇的機會,極端一點地說,你是有天賦的物理學家,精通英語法語,你除了可以在大學任教,但你思來想去還是想進入CERN工作,但你發現你的國家不是CERN的成員國,你連投履歷的機會都沒有。 這並不是勸退你重返英語學習之旅,反而是強調如果是基於世俗效果而開啟的學習旅程,認為學英語是邁向理想工作的道路,你或許會因為現實與理想的出入,感到沮喪抑鬱,然後陷入一場自我懷疑的劇碼。只有你先正視學習外語的真正價值,並由此發展學習觀念,制定學習計畫與目標,你才不會不會被世俗的唬爛噱頭所蒙蔽。 所以當你還幻想著把英語學好,高級辦公生活將由此展開,奉勸你先去洗把臉,然後視線緊盯你的鼻子,就會明白這玩笑就跟你鼻頭上的粉刺一樣開大了。 不要盲目「學英語」 精通一門語言雖然是漫長的,但該學習旅程通常也是極度享受的。如果你在學英語,但還無法體會學習樂趣,終日除了壓力還是壓力,那先請你停下來,因為你正在盲目地學英語。 你必須檢視自己的學習心態,重拾自己對學習純粹的熱情,不然一切免談,因為說穿了你很難走遠。因此,不管你決定學習何種語言,保持學習的熱情是最為重要的,因為只有熱愛,你才能對困境和壓力甘之如飴。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WhatsApp Email 作者: Amy, Yu Lin, Lin 中土世界文化有限公司創辦人 經歷 […]